2019年10月11日-12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部联合主办,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承办的2019生态环境新技术大会在南京博览会议中心隆重举办。 聚焦新政策解读,汇集创新解决方案,交流探讨发展趋势和产业前景,分享技术成果和感悟,同期还有【打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攻坚战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推介交流】、【环境治理模式创新高峰论坛】、【新技术发布路演及对接洽谈】等活动,精彩纷呈。 大会现场,环保在线注意到,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下称“华东有色地勘局”)展台前人潮涌动,热议不断。很多观众听介绍听得意犹未尽,这让人很好奇,华东有色地勘局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技术和产品展示。 那就一起来看看,环保在线专访华东有色地勘局程知言副局长,都有哪些收获呢?2019生态环境新技术大会现场 华东有色地勘局展台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成立于1955年,起初工作模式比较单一,就是以地质勘查寻找矿产资源为主业。随着改革和社会对地质勘查需求的变化,华东有色地勘局开始调整和转变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了综合地质调查、矿业开发、工程建设以及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多元框架。 自2000年归属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之后,华东有色地勘局更是在地质环境调查和治理、生态修复这个领域开始了梯级拓展。截至目前,其产业链已经趋向系统全面,不仅从事地质调查、矿业开发,还侧重土壤、地下水等生态环境领域多要素的治理与修复。 程知言副局长表示,这是华东有色地勘局自身的特点之一。即从事业务范围囊括因采矿、选矿、冶炼及矿产品加工带来的污染场地修复,因运输、粉尘带来的流域、农耕地的修复治理,以及公路两侧相关地域的土壤污染治理等,经验丰富。 除此之外,程知言副局长还提到华东有色地勘局在生态环境领域另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人才——量大质优面广,一个是技术——产学研相结合。 目前,华东有色地勘局在职人员2200多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技术人员占比18%以上,精英众多。更重要的是,华东有色地勘局拥有地质、水文、生态、环境、化学、实验测试、信息化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有利于整合资源,可以提供更科学、完善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 而产学研相结合也是环保产业目前很注重的一个方面,可以显著缩短成果转化和落地应用周期。华东有色地勘局特别注重污染现状、污染程度之类的全要素调查,同时注重污染成因、污染物迁移规律等的研究,并且结合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和适时监测,由此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 有了这些“硬件”为基础,华东有色地勘局“软件”成果又如何呢?环保在线专访华东有色地勘局副局长 程知言 “硬件”为基,“软件”为核 在作介绍时,程知言副局长从三个层面——调查技术、监测、修复技术、产品附加值进行了阐述。 先来了解下华东有色地勘局的调查技术,可选类别比较多,重点推荐的有4项。 ① 快速无损污染场地调查技术。高分辨环境电磁勘探、大深度探地雷达等技术已成功转化为服务于生态环保的高新技术,具有测深深度大,精度高,全覆盖测量,无损、非破坏性等优势。 ② 同位素污染物溯源技术,简单说就是利用污染物与原辅材料来源的同位素“印记”进行比对,实现污染源的追踪与锁定。 ③无人机(遥感)污染调查技术,利用无人机航拍及卫星影像取证快速对区域性污染土壤异常进行调查。 ④开发出同时具备地勘调查与土壤低扰动取样能力的一体化钻机,具有小型化、轻便性、经济性等特点,实现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一站式解决方案。 再来看看完成了调查取证和数据分析,华东有色地勘局带来了怎样的治理技术。 ①盐碱地改良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创新,华东有色地勘局已经根据市场需求,在大量数据的支持下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以及改良试剂研发。目前,华东有色地勘局还在为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编制行业和地方改良技术标准和指南。 ②滨海湿地等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重点是防控互花米草等外来物种泛滥生长,保护本地物种,恢复海岸带生态环境。 ③农耕地污染治理技术,这方面程知言副局长给出了一个典型案例。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院在南京北部沿江地区进行了农耕地调查和修复示范工程,从微生物法、新能源电动力学法到化学稳定化法、植物修复法都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系列技术成果。 ④污染源风险管控技术,华东有色地勘局将岩土工程界的止水帷幕技术进行革新后应用于污染场地污染源的阻断及防控领域,这些技术已经在新疆和山东等地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通过对盐碱地的生态改良,江苏省已经验收了1500多亩农耕地,还有2000亩处于待验收状态,而对北部沿江地区农耕地的修复也顺利提升了100多亩农耕地的质量。除此之外,程知言副局长表示,在改良过程中,不但提升了土壤质量,还能从改良土地上收获一批生态产品,可谓附加值满满。 2点大数据建议,3点环保看法 一来一回,华东有色地勘局其实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调查、研究和监测数据,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互联网+环保”的发展趋势给行业带来的改变,及其影响。 针对“互联网+”这个话题,程知言也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目前华东有色地勘局“地盒自然资源大数据服务系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系统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苏省土地质量评价等项目中有着出色表现,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互联网+’技术给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创新,为线上线下数据互通清扫了盲区,使得企业间的合作、工作的开展更便捷,工作的过程也更可追溯”,程知言如是说。不过随后程知言也提到了目前数据资源开发整合面临的一些问题,“数据资源共享有待进一步推进,数据资源二次开发有待深入”。 彻底告别“数据孤岛”现象,集中资源,同时随着数据资源开发层次的强化和数据精度的提升,这会在未来的环保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程知言副局长还结合多年从业经验,肯定了目前绿色勘探、绿色矿业解决方案在协调统一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这对矛盾上的作用。程知言表示,就个人体会而言,环保这个全过程、全系统性的工作需要: ①多专业多领域协同配合,华东有色地勘局量大质优面广的人才体系就是个不错的参考。 ②重视自主创新的同时,也需要整合集成创新,善于引进跨界技术。 ③大数据技术引入刻不容缓,有充分的调查权才有科学的决策权,大数据技术的介入有利于根据污染进一步扩散、迁移、发展的规律,部署管控预防措施以及因地制宜的污染治理方案。 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华东有色地勘局多年来对环保产业的深入研究,对实地勘查数据的深度解读,对技术创新的大力支持,一点一滴都融进了文化传承中。热情、坚定、一往无前,为憧憬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